紫禁城因何是中国古代营国之最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8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01

◎朱祖希(著名史地学者)

紫禁城位于北京老城内城的正中央。它既是封建帝都的象征,也是整个北京城规划建设的核心。紫禁城占地约72万平方米,有各种形式的宫殿9000余间。其建筑形式包括宫、殿、楼、阁、亭、榭、厅、堂、廊、厦、门、庑等,错落起伏,疏密有致,且多为土木结构,黄琉璃瓦盖顶,青白石作基座,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,在宫殿的规划建设上,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在古代都城规划上的理论、技术和艺术,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典型,是中国古代的“营国之最”。

空间序列的韵律之美

自古以来,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的中国古代建筑,创造了一个与之相应的平面布局和外观。这就是以“间”为单位,构成单座建筑,再组成庭院,进而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,并沿着轴线以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组合,形成《诗经》中所描写的“作庙翼翼”的艺术效果。而且也正是这些层层叠叠组合而成的院落,把建在高8米多汉白玉台基上的,高35米的太和殿衬托得更加庄严壮丽、宽阔巍峨。

这是一种以简单重复的基本单元组成的、复杂的建筑群落,在严整中又富于变化,变化中又求统一,体现出一种整体之美、均衡之美、理性之美。

人们在某个空间序列中行进时,总要按照一定的轴线方向或一定的空间布局顺序,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,直到走完这个空间序列,才能获得关于它的总印象。这也正是建筑规划师希冀通过建筑物之间距离的长短、空间的大小、形制、体量、色彩等,以及他们在空间序列安排中所要表达出来的意图。我们把这种意图,称之为“匠意”。